专利属于知识产权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专利技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谋求长期发展、形成竞争优势的利器。伴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专利对于其市场竞争的巨大作用,并开始重视起专利的战略布局、经营管理以及维权保护。但现在,仍有很多发明人对专利申请仍存在着诸多误区。今天小微律政就来介绍一下关于专利认知的六大误区。
一、自主研发的技术部申请专利就可拥有知识产权
技术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长期不申请专利,万一这种技术恰巧被别人申请了专利,那么别说企业不能拥有该项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很可能还会被告以侵权。
二、新产品大规模投入生产后才申请专利
很多人认为新技术方案不一定能在市场站住脚,所以,他们就想着等把技术方案规模性的实施展开、新产品成型后再申请专利。殊不知,那时再申请专利已经来不及了,即使获得授权,专利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中。
三、专利产品的改进不需要再申请专利
陷入这种误区的后果不异于未申请专利。因为当他人尤其是竞争对手对该产品有了改进并申请了专利,原专利权人就被动的变成了侵权人。此时,原专利权人就会很被动,容易受竞争对手的牵制甚至需要做出让步或妥协。
四、一项技术成果只能申请一类专利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类型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有的技术成果可以同时申请多种专利。目前实用新型专利通常7-14月就可下证,发明专利需要2年多下证。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同时申请不同类型的专利。
五、有了专利就获得了有效的专利权
在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是不进行实质审查的。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后还需要对相关产品继续做专利布局,形成强大的专利包,如此在面对无效和诉讼时,才能有多种方案加以应对。
六、技术方案交待不清晰
这是出问题较多的一点,大量的案例表明,假如某件专利申请被审查员以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为由而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则这件专利申请被驳回的可能性高达98%。这一点希望引起发明人的高度重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知识产权,专利信息,请关注小微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