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源动力和创新点也往往体现在基层。2018年以来,荔湾区立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鼓励基层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一街一品牌”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向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和发展。
✎建立“四个一”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执纪精准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步入岭南街沙基社区和冼基社区,微改造工程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着,不少原来破旧不堪的楼房外立面已换上新装,“三线”(电力、电信和有线电视电缆)铺设整齐划一,商铺牌匾、空调外框等细节融入了颇有风味的岭南建筑元素,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这是该街老旧社区微改造中的一个缩影。微改造已经成为广州市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工程项目多而散,涉及资金支出多且大,社会关注度高,对群众生活影响深远,全面做好项目监督,防范风险漏洞,把好事做好至关重要。为此,岭南街以“一街一品牌”创建活动为契机,建立微改造精准监督品牌,对该街涉及2300万元资金的微改造建设全过程实施“四个一”的精准监督机制,就是一个例会管进度、一个流程管监督、一份协议防风险、一套制度管决策。“同时,我们针对部分重点岗位人员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和规则,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和会计师事务所团队,对重大事项广泛征询意见,提前化解腐败风险,减少党员干部犯错机会。”该街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蔡顺水介绍。
在创建活动中,区纪委大力推动街道紧扣重大任务、重点工作,细化监督机制,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区党廉办印发《关于开展廉政风险专项排查的通知》,组织各单位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人、财、物管理等环节和关键岗位,进一步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评定风险等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堵塞风险漏洞。
✎建立“小微权力”监督机制,层层压实责任,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越是基层工作人员和基层窗口单位,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越紧密。基层工作人员办好事、真作为,要以过硬的作风作为保障。一些街道在创建活动中,采取实招硬招深化作风建设,树立了自身品牌。沙面街建立“小微违纪行为快查快纠机制”,街监察室根据明察暗访情况和问题线索,对情节轻微的问题立即核实处理,并于当天或次日进行通报,今年以来共发现小微违纪问题13起,通报批评15人。在“山竹”台风灾后恢复工作期间,该街检查发现街安监员上班迟到的情况后,首先在街道微信工作群作出警示,待人员返回单位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于当天发出正式文件进行全街通报。这种快速发现、快速查核、快速处理的方式,使小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预防了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龙津街建立督查“四风”抓落实的“1234”模式(建立一个督查小组、实行两项措施、把握三个重点、四轮驱动保障),通过阳光督查,督出真成效、解决真问题、激发新活力。“我们街对作风问题整治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主要领导当'龙头',凡重点项目必须到一线全程跟进;分管领导当调度抓'局部',每月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督查小组当'参谋',将摸查和执纪发现的问题向纪工委反映;基层一线当'干事',把经常性提醒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该街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李沃其介绍道。该街道由纪工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督查小组,每月至少进行3次以上明察暗访,综合运用随机暗访、集中查岗、电话询问、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督办查纠等方式,做到靶向监督、击中要害。今年以来,该街对2名违纪干部迅速立案处理,对12名工作人员通报批评并扣除绩效奖,务求一抓到底、根治顽疾。
为深化全区作风建设,荔湾区召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的审计工作方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完善办公用房管理的意见》等制度和规定。针对以往多发易发的“四风”问题,荔湾区印发了《关于严明纪律规范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和公务接待活动的通知》,列明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和公务接待的16项负面清单,划清纪律红线。
✎建立立体监督机制,发挥社区群众的“眼”和“耳”功能,把监督触角延伸得更深入。
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拆迁工程项目回迁安置房选房摇号现场,站前街6名网格廉洁使者全程参与,严格监督违规行为。同时他们还对补偿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损害居民利益等做好把关,保障了项目顺利进行。这是站前街积极开展“一街一品牌”创建活动,深化“五级监督体系”(区纪委-街道纪工委-社区党组织-社区党风廉政监察站-网格廉洁使者)建设,打造群众身边“监督显微镜”的实践成果。街道党工委、纪工委找准工作定位,将网格廉洁使者队伍扩大到6个社区全覆盖,并健全网格廉洁使者登记、学习、考核、表彰等制度,提高廉洁使者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了社区廉洁使者的履职热情。“我们引导网格廉洁使者把监督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聚焦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热点问题,培育敢于说话、敢于揭短的环境。”该街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黎杰嫦说。
在冲口街“民情议事室”内,有一棵“苹果树”,居委会人员刚把一个“绿苹果”换成了“红苹果”,表示群众反映的一个问题已妥善解决。冲口街近年来精心培育的“民情三级议事会平台”,在社区中口碑非常高,凝聚越来越多群众参与议事。以此为依托,该街结合“一街一品牌”创建活动,将廉政监督、廉洁文化和家风建设宣传工作有机融入平台,调动了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如通过议事会平台强化对社区廉政监督,年初每个社区在议事会上就全年群众活动方案征求居民意见,年底召开议事会进行评议,让每一笔活动经费公开清晰,居民可以通过该平台对活动经费使用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勤政廉洁、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提出意见建议,由此群众对社区各项事务的监督渠道越发畅通。该街道还借助平台积极举办“好家教成就好家风”等论坛,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主题活动,让清正廉洁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荔湾区通过“一街一品牌”创建活动,推动监督力量向基层延伸、深化,让纪检监察机关在基层有“腿”、有“眼”,同时也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建立完善基层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抓好联社党员干部管理,为集体利益保驾护航。
以往,东沙街南漖经济联社党支部每次召开会议,参会人员总是零零散散到来,要靠不断地电话催促甚至上门去喊。今年以来,该支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由联社党支部书记组建会风监督小组,严格执行会议请假报批、会后通报等措施,如今会风散漫现象已不复存在。东沙街乘区委选派副处级干部担任经济联社“第一书记”的东风,结合“一街一品牌”创建活动,频频出招狠抓联社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履职尽责。如该街指导辖内东塱经济联社采取“程序化、信息化”的监管组合拳举措,严格把好交易过程中干部集体决策的监管关口。编制一张“明白纸”,将交易流程分解细化为16个环节,并对每一步骤的实施内容、执行负责人予以明确;公开晒在“阳光下”,在交易方案生成前、交易方案生成后、交易完成后分别将“三资”详细信息通过区“三资”交易平台网站、联社刊物《东塱简报》、“东塱之家”微信公众号、联社对外办公点进行发布,有效制约联社干部在“三资”交易中决策调度的自由裁量权,杜绝独断专行的违规现象。2018年以来,东塱经济联社顺利完成50宗“三资”交易,累计交易金额130万元,为壮大集体组织的经济实力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荔湾区为强化经济联社管理,先后选派两批副处级干部担任联社“第一书记”,抓好联社领导班子管理,健全村社管理制度;出台《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加大对集体资产交易情况的检查力度,保障交易过程公平、公开、公正。
一个品牌就是一面旗帜。荔湾区在基层开展的“一街一品牌”活动,不断营造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各街道履职尽责、开拓创新,以更大力度突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激发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活力。
小微律政作为专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工商、税法、法律服务的创业法律专业服务平台,一直秉承着“让创业更简单”的理念。目前已拥有国内以及海外数万条经典成功案例,根据您的需求为您量身定制高效、专业、灵活的服务。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致电话4000-400-918咨询。http://www.lvzheng.com/xiaoweishuo/chuangye/